您好!欢迎访问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

校园资讯

学院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校园资讯>学院新闻

【喜迎建校七十华诞】努力培养“永久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时间:2023-10-12 15:05 信息来源:宣传统战处 作者:吴仪 浏览次数: 分享到:

编者按

从粮食学校到食品职院,从粮食安全到食品安全,建校70年,纵然几度变迁,数次易名,但初心不变、底色愈显。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始终与时代同向发展、同频共振,将人才培养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深度融合,谱写了一篇篇生动壮丽的时代诗篇。时逢我校70周年校庆,学院微信公众号将推出校庆专题系列文章,致敬光辉历史,礼赞瞩目成就,充分展现学院浓厚的人文底蕴和师生良好的时代风貌。

因粮而生,扎根贵州;薪火传承,弦歌不辍。
70年来,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坚守办学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扎实推进学院“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在培养具有“三农”情怀、工匠精神,出得来、学得好、回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作为的“永久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发展路径,有力促进学院内涵式建设,奋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

图片

打造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
1953年,在贵阳市中华北路,“贵州省粮食干部训练班”成立,设粮食保管和粮食会计两个专业班,对全省各级粮食部门干部职工进行培训。作为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的前身,贵州省粮食干部训练班承担着培训全省各级粮食部门干部职工的使命,开启了新中国成立后贵州省粮食教育的先河。
从省粮食干部训练班到粮食学校,再从粮食学校到食品职院,70年以来,几度变迁,数次易名,一代代粮食人胼手胝足、奋进不息,曾经的省粮食干部训练班已发展成为如今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继续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一批批高素质技能型粮食人才。

图片

建校以来,学院牢记“国之大者”,扛稳保障粮食安全重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形成了紧扣贵州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做好人才培养、产品研发和产业孵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围绕粮油食品类专业,持续优化专业布局。坚持特色专业与优势专业相结合、市场需求与未来发展相结合,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凝练学科特色,形成了以粮油食品工程类专业群为龙头,财经商贸类、信息工程类、机电与建筑工程类、文化艺术类专业相互支撑、科学合理的专业生态群。

图片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师育人能力。“三教”改革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集中体现,教师是“三教”改革中的核心关键。学院牢牢抓住“教师”这一关键点,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质评价的第一标准,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持续深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能力结构,强化教学、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方式,持续推进岗课赛证融通,以岗定课、以课育人、以赛导课、以证验课,实现岗课赛证四轮联动,走出一条融“岗位需求、课程体系、技能竞赛、证书考试”于一体的技能人才培养之路,不断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步伐,全力推动学院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图片

——勇担时代使命任务,加强技能人才培养。学院牢固树立“三为服务”“四个贴近”“六方融合”发展理念,以“四个黔字号”为载体,积极打造产教融合“立交桥”、培育产教融合“孵化器”、构建产教融合“双主体”,形成“三业联动、三链衔接、三产融合”助推乡村振兴的食品职院模式,人才培养体系、产品研发体系、产业孵化体系实现了从“平面化”到“立体化”的飞跃。

图片

如今,黔菜学院、酿造学院、乡村振兴产业学院、阿幼朵艺术学院等产业学院先后落地,省级重点实验室、校外校内实验实训基地陆续建成,多家政企单位与学院缔结“盟约”,各行各业大师名师入驻校园,订单式贯通培养成效显著,食用菌菌酱、酥李白兰地、龙里刺梨饮料、薏仁米茶等产品成功研发,培养输送各级各类毕业生近10万人……在探索培养“永久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进程中,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攀升,办学特色日益彰显,办学活力显著增强。

图片

“未来发展空间无限”,来过学院调研考察的政企单位,对学院的办学特色与近年来的变化成就均给予了充分肯定。“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办学思路清晰、办学理念先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是当之无愧的省内粮食人才培养‘摇篮’。”大家一致认为,学院守正创新、砥砺拼搏,积极融入全省全国高质量发展大局,特别是在产教融合、乡村振兴方面作了诸多探索,抢占了制高点,彰显了新时代职业教育的责任担当。

图片

擦亮食品职院特色育人的“品牌”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
学院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结合学校特色,不断探索文化育人模式,打造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红色文化、食品文化和民族文化相结合的“一核三维”文化育人体系,将文化育人浸润到校园每个角落,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守正创新、在紧扣时代脉搏中担当作为,在厚植文化基因中凝聚奋进力量。
走进如今的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一幕幕鲜活的教学场景,承载着学院对立德树人的全新思考和全新探索——
教室里,每位教师情绪饱满,字字铿锵,结合教学实际,应时应景地引入思政内容,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图片

在追梦广场,广大师生整齐有序就座,共同观看红色电影,踊跃参与红色文化知识答题,在历史片段中汲取精神力量,在一问一答中传承红色基因;
在黔菜学院,粮油食品工程系师生聚精会神,用心制作黔菜菜品,细细品味黔菜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图片

在丘明楼,苗歌飞扬,苗舞婀娜,书画作品独具匠心。文化艺术系师生用歌声、舞蹈、书画等形式积极传承贵州民族文化,推动贵州民族文化艺术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文化的力量不断赋能乡村振兴;
……
“学院高度重视文化育人工作,坚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强化责任担当,提升综合素质等方面下足功夫,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学院党委书记何兴发说,“探索构建‘一核三维’的文化育人体系,就是要充分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立德树人,以文化人。”
——实施红色文化育人工程。通过“黔青诵·诵读红色家书”、红色歌曲传唱、红色文化墙、讲述红色故事等载体,学院总结提炼出“十个一红色基因赓续工程”,即唱一首红色歌曲、跳一支红色舞蹈、办一场红色美展、做一个红色食雕、建一个红色书角、编一本红色教材、读一本红色书籍、看一场红色电影、建一条红色长廊、讲一个红色故事,充分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加强红色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图片

——实施食品文化育人工程。作为一所食品类高职院校,学院坚持以大食物观为统领,着力构建“8+3”的人才培养体系和“223311”平台支撑体系,培育“香思”文化品牌,通过开展每年一度的端午文化节、中秋文化节,围绕世界粮食日、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和学院老粮校校史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粮食文化充分融入学院人才培养,持续推进食品文化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师生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树立食品安全观、粮食安全观和人类健康观。
——实施民族文化育人工程。学院自觉承担起传承贵州民族文化的重任,先后在文化艺术系的基础上,成立了音乐舞蹈系、美术与设计系,同时设立两个文化产业学院,即阿幼朵艺术学院、民族民间文创产业学院,共同挖掘、整理、传承、创新并推动贵州民族文化艺术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涵养师生文化自信,不断赋能乡村振兴。

图片

勇立潮头逐浪行,奋楫扬帆谋新篇。
新征程上,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将不忘办学初心,牢记育人使命,聚焦主题,创新形式,搭建平台,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不断丰富“一核三维”文化育人体系内涵,努力培养具有“三农”情怀、工匠精神的“永久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努力办成人民满意、师生幸福的高水平高职院校接续奋斗。